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是一首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,传唱至今,影响了几代人。1929年5月6日立夏节起义,金寨各区、乡纷纷建立苏维埃政权,在桂花飘香的时节,人民群众纷纷扎制花灯、搭建彩门,庆祝苏维埃政权的成立。这时,果子园佛堂坳模范小学校长、共产党员罗银青用传统民歌《八段锦》填词创作了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,并组织模范小学学生以打花棍、花鼓灯等表演形式进行表演。此后,这首革命历史歌曲,便跟随着红军的脚步传遍大江南北。
金寨县,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,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,被誉为“红军的摇篮、将军的故乡”,从这里走出了以洪学智、皮定均、詹大南等为代表的功勋卓著的金寨籍开国将军59名。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第一次在斑竹园长岭岗一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首演之后,仿佛点燃了大别山区红色的火种,激励着人民奋勇向前。在长期革命斗争岁月里,金寨县有10万人为党为国捐躯,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11000多人,其中生前任团级以上职务的烈士500多位。他们中有的是父子,有的是夫妻,有的是兄弟,有的是叔侄,有不少人全家都为了革命而牺牲。
一寸山河一寸血,一抔热土一抔魂,漫长的革命路上,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激励着红军战士对革命的必胜信念,展望着苏维埃政府建立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新世界。它像一个永恒的红色印迹,铭刻在大别山的基因中,始终激励着金寨人民。如今的金寨县更是大力发展当地的红色旅游产业,推进红色文化教育,修建金寨县桂花主题公园,大型组雕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等红色地标建筑,始终发扬“坚守信念、胸怀全局、团结一心、勇当前锋”的大别山精神,一切从实际出发,将大别山精神的红色基因融入当地人民的血脉,镌刻在他们心间。八月桂花遍地开,大别山革命精神也将在金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、绵绵不绝。
一座城是一首歌的精神摇篮,一首歌是一座城的声音名片。金寨用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这首歌唱出了中国革命水与火、血与泪的故事,这首歌曲也正如同那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,激发着无数人火热的爱国心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
首页 老区唱响革命情怀,后辈继承红色精神